返回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57 你们是特战部队啊,别特么节省弹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技术员,你没开玩笑吧?咱们可不缺火箭筒。”

    由不得贺志刚不满。

    火箭筒威力是大。

    在杨威之前提供的特种部队编制方案中,特战队成员负重都在25公斤以上。

    要是带这么多火箭筒,这还怎么搞特种作战?

    “全重3.7公斤……发射筒是一次性使用,不占编制。在作战时候,携带,打完火箭筒就扔发射筒,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按照之前配置,每人携带25公斤作战装备,加上这,也不到29公斤。比轻机枪手跟火箭筒副手负重还要轻一些……”

    杨威介绍着80毫米火箭筒的数据。

    “这就是你当初说的让我们人手一门炮?”

    贺志刚心中琢磨这杨威说的是否靠谱。

    “人手一门炮,是这个。”

    杨威打开了一旁的箱子,里面装的是35毫米狙击榴。

    对于步兵手里的单兵炮,贺志刚显然兴趣更高。

    “30支啊!特战队算上我,一共就24个人。人手一门,还是够了。”

    “……”

    看着贺志刚双眼放光地扒拉狙击榴,甚至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支,咔嚓一声上膛,左手托着枪身,枪托抵在右边肩膀上,做出射击的姿态。

    “我劝你不要太骚包。虽然后坐力因为特殊设计减少了很多,站着开枪,姿势是帅,终究还是容易出事的。”

    杨威提醒贺志刚。

    站着开狙击榴,后坐力会让人直接往后摔倒。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不是什么好事。

    贺志刚没有再多说,招呼着手下跟红星所过来进行技术指导的另外四名技术员一起把装备装上他们从团后勤借来的解放汽车。

    还没装完,王干事就带着朱宏光跟另外一名后勤干部过来。

    朱宏光跟另外一名后勤干事直接在车站清点了数量,签了交接单。

    “怎么还多出20支火箭筒?”

    朱宏光问道。

    他们没有订购。

    “赠送给夜鹰营用于配合他们新战术使用的。”

    杨威回答。

    朱宏光就不再问了。

    免费送的,又不给钱,虽然部队不差火箭筒,多这么20支,作战时候,就多20个火箭筒火力组。

    眼前的筒子口径可不算小。

    威力还是有的。

    “走吧,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路呢!运气好,晚饭前能赶到,到时候你好好给特战队的同志们讲讲如何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这些新装备的战斗力。”

    交接完成后,贺志刚就拉着杨威上了他来时坐的212吉普。

    ······

    “……咱们跟普通部队有着本质区别,三三制战术虽然依然实用,一支特种作战小队单独执行任务的时候,只能形成两个三人小组……”

    夜鹰营临时驻地。

    因为特种作战部队属于实验性质,也是高度保密的,所以这支仅有23人的部队,单独设立了营房。

    23人,分为三个7人作战小组,另外两人则是比较全面,可以根据任务需要进入任何位置。

    这一批,实际上是培养的特战部队种子教官跟骨干。

    行军帐篷挤不下这么多人。

    在根据特战队各个位置的成员分发武器后,作为所有武器的设计者,杨威详细地向众人介绍了如何发挥这些武器的战斗力。

    “火力支援组,以狙击榴为主武器,副手配备63改,在必要时候可以进入突击组……”

    “突击组的枪榴弹,在进攻受阻时候以枪榴弹开路……”

    “狙击手,无论如何情况,必须保持占领制高点……在远程干掉敌人对作战小队威胁最大的目标,在进入任务区域的第一时间,就必须判断出目标优先级……”

    整个特种作战部队的成员,都是原本夜鹰营的成员。

    在当初试用解决了质量问题的63式时,杨威先行开枪,在连射状态下的命中率,使用63式训练两个多月的夜鹰们,才知道有多强。

    贺志刚也没有隐瞒特种部队建设方案是杨威提出来的。

    毕竟,他需要杨威来帮他分担骂名。

    所以,这些平时的刺头们,在杨威面前很老实。

    “只有一个原则!在远距离上,用榴弹的范围杀伤确保命中率,近距离嘛,就靠着自动步枪的火力密度来确保命中率。作为特种作战部队,大家不需要节省子弹……”

    “轰~”

    杨威笑着说完,特战队所有人都哄笑起来。

    确实。

    特战队训练虽然痛苦得令人发指,训练时候弹药几乎不限量供应,其他的后勤补给也比普通部队强得不是一点两点,那才是真正的当兵。

    “而火力,即使战功的保证,大家别平时消耗大量弹药,上了战场就拉稀摆带……”

    看着手下嗷嗷叫的官

057 你们是特战部队啊,别特么节省弹药(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